2019年8月23日至25日,“兵地融合、高效节水与乡村振兴”论坛在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召开。受大会组委会邀请,威尼斯官网副院长王振华教授率队参加了此次论坛。
威尼斯官网副院长王振华教授代表专家团现场发布《共识》
本次论坛由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大学、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联合主办。来自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9499www威尼斯、中国农科院等1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院士、领导、专家学者及64家企业单位近200人,以“兵地融合、高效节水和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多方位的深入交流和积极探索。
在论坛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陈学庚院士、邓铭江院士先后做了《科技创新推进我国节水农业高效健康发展》、《西北边疆灌溉农业认知与灌排技术创新发展》主题报告,另有13位专家做了相关切合论坛主旨的主题报告,两位院士和专家们的报告精彩纷呈,引人深思,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其中,威尼斯官网副院长王振华教授做了《水肥耦合对南疆沙区滴灌红枣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结合当前南疆枣树种植灌水方式仍然存在较大面积漫灌的现状,用详实细致的数据和严密逻辑的分析,充分说明了在南疆地区枣树种植漫灌改滴灌可以大幅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红枣产量、品质、水肥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有利于南疆特色林果节水高效并实现提质增效。
威尼斯官网副院长王振华教授代表专家团现场发布《共识》
为进一步推动高效节水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兵地融合和兵团发展,由中国工程院邓铭江院士提议,参加论坛19位专家经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起草了《“兵地融合 高效节水与乡村振兴”论坛阿拉尔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威尼斯官网副院长王振华教授代表专家组向与会人员及疆内外新闻媒体全文发布了《共识》。
《共识》从深化兵地融合,全面推进节水灌溉事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以高效节水为核心的现代灌区等九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效节水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兵地融合和兵团发展,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附《“兵地融合 高效节水与乡村振兴”论坛阿拉尔共识》如下:
水利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命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把“节水优先”放在了首要位置。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为贯彻好上述要求,满足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灌区排灌设施完善,节水与管理高效、防灾减灾可靠、粮经作物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生态环境健康。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是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期以来,水资源紧缺及利用效率不高一直是制约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绿洲稳定的关键因素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是关乎新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新疆农业节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其他灌区节水灌溉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九五”以来,兵团膜下滴灌及其综合配套技术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和大面积应用,带动了自治区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兵团和地方相继建成了一批国家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节水产业品牌,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并通过援外项目向国外输出了节水技术,在国内外农业节水灌溉领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截至2018年底,新疆滴灌技术应用总面积达到5300万亩,占全国滴灌面积的60%以上,形成了以节水滴灌技术为平台的现代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了乡村振兴,产生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引发了新疆农业生产的革命。实践证明,农业高效节水工程是新疆干旱区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核心性民生工程。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新疆节水灌溉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水资源短缺始终是新疆发展的主要瓶颈,相比国内外成熟的高效节水灌溉区,我们在农业现代化、智慧农业、智慧水利,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兵地融合、兵团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繁荣,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参会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就农业高效节水形成九点共识,发表如下:
一、深化兵地融合,全面推进节水灌溉事业。兵地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切实履行职责使命,以兵地融合为契机,节水灌溉技术为纽带,乡村振兴为目标,促进兵地双方灌区建设、农业生产、农民和职工脱贫致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现代灌区建设要以高效节水为核心。首先应做好顶层设计,在科学、全面、系统的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水资源承载力保持绿洲灌区稳定和规模适度,重点发展适水农业,建设绿洲节水生态型灌区,实现山水林田湖草和谐共处,促进乡村振兴和美丽新疆建设。
三、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节水灌溉发展应依托现有的规模化基础,严格控制水土资源开发,提高节水灌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尽快向现代灌区发展转变,强化现代灌区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发与攻关,进一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切实增强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和土地生产效益,努力实现新疆绿洲灌区信息化、自动化和生产生态协同可持续发展,深入推动兵地融合发展和边疆乡村振兴,继续引领我国农业节水发展方向,为国家现代灌区建设提供范式。
四、充分利用新疆自然地理优势,建设绿色高效低能耗的现代灌区。新疆山盆系统所具有的天然落差优势及已经建设的山区水库,为规模化发展管道化输配水自压滴灌系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水源和能量条件。近年来,新疆利用山盆系统的地理优势发展规模化自压灌溉已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建议利用山盆系统大力发展规模化自压滴灌系统,构建“山区水库-管道化输水-自压滴灌”灌区整体节水技术体系,实现灌区引水、蓄水、输水、配水、灌水、耗水各环节全过程节水,提升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水资源智能调度与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动发展滴灌系统信息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同时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要求加强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新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改造和建设应注重灌排管网一体化建设及自动化发展,构建集成灌排管网一体化监测管理平台、农业环境感知设备及配套的通信设备,形成自动感知、自动分析、自动管理的滴灌灌排一体化系统,并向以滴灌水肥一体化、配套机械化方向发展,实现灌溉用水自动化、数字化管理。
六、新疆大规模推广的膜下滴灌技术,创造了干旱区大面积盐碱农田应用滴灌技术的先例,对于改良利用盐碱地,发展干旱区绿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滴灌节水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创新绿洲节水灌区水盐调控理论与技术,应以实现灌溉农业节水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现代绿洲农业灌排工程技术体系,做到流域和灌区尺度“水盐平衡”、田块和土壤剖面“作物生长与盐分和谐共处”。实施规模化滴灌区域节水增效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重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创新滴灌区域农田节水增效与生态系统可持续调控理论与技术,实现干旱区绿洲高效节水生态可持续发展。
七、针对新时期灌区农业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变化特点,应发展集约型现代灌溉农业,高度重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维护的关系,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的农业用水管理体制和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推动实施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合同节水、阶梯水价、节水补偿等水权水价用水管理改革,优化水管单位专业化服务的灌溉用水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以供水管理为主转向以需水管理为主,实行水资源严格管理。
八、高效节水设备产品应标准化、系列化,实行市场准入机制,加大政府监督和管理力度;区域主要粮经作物及特色林果滴灌节水技术应模式化和标准化,以便于规模化推广应用。
九、推进优势资源整合与平台搭建,集中疆内外农业高效节水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聚集人才,聚合资本,融合节水农业领域先进技术和产业资源,加强自主和协同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在典型灌区建立高效节水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以此为平台整合相关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资源,促进兵地现代灌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融合发展,共同实现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
(通讯员 吕廷波)